扫码关注

推荐会员

{{ unit.title }}

查看更多

类别:理论学习

提出单位:星城街道第二社区书记工作室学习平台

题目: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资料提供时间:2024-08-30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章下载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高,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笔者认为,一是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亿万中华儿女的伟大奋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沃土。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二是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以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艺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要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传承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本源,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是动力,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当前,在守正创新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笔者认为,一是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二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意愿,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同时,创新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教育和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三是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化”。青年是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力军,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中坚力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把青春力量凝聚到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交流互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不可避免,这也是保持中华文化生命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既要坚持“引进来”,积极吸收借鉴外域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能够“走出去”,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其独特魅力。

当前,加强文化交流互鉴,笔者认为,一方面要秉持开放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自信的心态、宽广的心胸,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经验寓于故事之中,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守好阵地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只有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和意识形态自信,进一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当前,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笔者认为,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旗帜和灵魂,一旦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迷失方向、失去灵魂。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科学评估和正确对待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隐蔽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勇于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并在斗争中把握规律、增强本领,确保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光始终照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之路。二是要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不断推进话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从中提炼出反映人民诉求、彰显时代精神、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话语新思想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持续焕发出巨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三是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能够为文化强国培根铸魂。要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中,融入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作品的创作中,融入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环境中。通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熏陶、耳濡目染的浸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科学厘定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进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让我们一起解放思想、奋发有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迈上新的更高台阶。

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6-24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返回顶部
此行业专项学习平台展示的资料需单独付费查看。

此行业专项学习平台展示的资料需单独付费查看。
去购买
再想想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查看此行业专项学习平台展示的资料需单独付费。
2.购买流程:先注册/登录,再点击提示付费查看的资料跳转至购买界面完成购买。
去登录/注册
再想想
退出登录

确认退出登录?
确认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