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类别:两件小事

提出单位:同创党建-社区书记学习专项平台

题目:丰台街道东幸福街社区多措并举抓实垃圾分类

资料提供时间:2023-11-16

丰台街道东幸福街社区多措并举抓实垃圾分类 文章下载

丰台街道东幸福街社区多措并举抓实垃圾分类

“这分类垃圾桶上还贴着防蚊贴呢,太可爱了。我说最近这桶站附近的蚊虫少了呢,这肯定是我们社区‘包桶到人’的社工办得好事!”近日,丰台区丰台街道东幸福街社区居民李女士发现自家楼下的分类垃圾桶被贴上了可爱的防蚊贴,她料想一定是社区工作者想到的妙招。

东幸福街社区共有11个小区、21组垃圾桶站。其中7个小区都是老旧小区,居住人群多为退休老人,垃圾分类物业管理难度较大。但自2020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东幸福社区相关投诉几乎为零,这个以老旧小区为主的社区是如何做到的呢?有着10年社区工作经验的杜军红道出了东幸福社区的经验。

自发组队伍,值守有温情。东幸福街社区有一支30多人,由退休老干部、退伍老兵、在职党员、社区党员和青少年自发成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先锋队,多年来,他们不仅以身作则带动自己家庭,身边邻里、朋友的开展垃圾分类,还积极参与社区的桶站值守,现场对分类不准确的居民给予指导。

在值守过程中,志愿者们会主动为居民提供帮助,“着急上班吧?你给我,我给你倒进去。”上班早高峰时,经常有这样的对话发生,志愿者们的温情值守,让居民们倍感亲切,助推了分类工作的开展。

包桶到人,拓展居民诉求渠道。社区自2020年以来一直坚持实行垃圾分类“包桶到人”制度,每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保证要每天巡查至少3遍,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比如给垃圾桶贴上防蚊贴的贴心举动,就是包桶社区工作者杜军红在巡查期间无意听到居民念叨天气热了蚊虫滋生而想到的办法。“五六月天气刚开始有点热的时候,我们就着手开始给垃圾桶贴上驱蚊贴,想试试效果如何,没想到还真有用,驱蚊贴需要定期更换,我们利用桶站巡查的功夫就可以完成。”杜军红说。

同时,社区还给每个桶站都安装了摄像头,利用社区“天眼”实时监控各桶站的卫生情况,保证容器实时干净,周边整洁。

入户宣传、积极回收,让居民从源头上形成分类观念。垃圾分类仅有巡查和值守还不够,关键是要居民从源头上开始行动,建立正确的分类意识。于是,社区工作人员每周上门入户宣导,每月举办各种垃圾分类专题讲座及活动,还在社区的党员日、运动会、义诊等活动中融入垃圾分类的宣传;在促进旧物回收方面,东幸福街社区一年开展多次旧物兑换活动,社区统一购买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与居民置换瓶瓶罐罐、纸壳等旧物,即能培养居民的分类意识,又能减少楼道等公共空间的堆物堆料问题。

绿色环保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态度。多年来,东幸福街社区工作人员坚持“包桶到人”服务制度,第一时间获取居民心声,第一时间安排解决方案,做到了未诉先办,让居民成为社区垃圾分类的真正受益者。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返回顶部
此行业专项学习平台展示的资料需单独付费查看。

此行业专项学习平台展示的资料需单独付费查看。
去购买
再想想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查看此行业专项学习平台展示的资料需单独付费。
2.购买流程:先注册/登录,再点击提示付费查看的资料跳转至购买界面完成购买。
去登录/注册
再想想
退出登录

确认退出登录?
确认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