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竹院街道:多措并举促进垃圾分类提档再升级
垃圾分类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社会基层治理、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紫竹院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教育先行、全民参与,推动‘全员治理’,促进习惯养成,创新宣传教育活动带动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一、深化党建引领垃圾分类治理
破解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困境,需要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多元参与,多方力量协调治理,形成闭合链条,全面推进。 紫竹院街道各个社区党组织积极发挥党组织“主心骨”力量,整合社区各方力量和资源,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模式,走协同治理的道路。
厂洼一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会
紫竹院街道厂洼一社区党委主动作为、提前谋划,成立了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小组,成员包括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住区单位、社区志愿者等。厂洼一社区党委充分整合了楼门长和社区骨干志愿者等力量,发挥熟人社区优势,鼓励社区的老党员、退役军人、在职党员等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治理,以党员带动居民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老党员先锋队·桶站值守
北洼路社区有一支由26名社区退休老党员组成的老党员先锋队,队员风雨无阻,坚持桶站值守。北无宿舍是北洼路社区物业力量最为薄弱的小区,但是垃圾分类成绩却相对应不错。老党员先锋队一年四季不论寒暑酷热积极参与桶站值守指导居民准确投放生活垃圾;针对个别住户分类不到位,上门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提醒他们重视垃圾分类工作;针对一些老年人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多,队员们就上门指导,面对面帮他们解决垃圾分类方面的疑惑。
二、硬件提升巩固垃圾分类基础
厂洼街7号院小区作为优秀代表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央文明办“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典型案例,是海淀区唯一上榜小区。在紫竹院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支持下,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利用紫竹院街道奖励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突出小区的资金,对桶站进行升级改造,更换了2组垃圾分类智能桶站,以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小区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水平。
智能桶站·科技赋能
厂洼一社区工作人员苑博说:小区以桶换桶、撤桶并站,新设立的站点全部配备新式的国标四分智能垃圾桶,垃圾桶颜值高,桶盖密封好,可以防止异味散发、雨水侵入,蚊蝇滋生。新型智能垃圾分类桶操作方便、美观干净,深受小区居民的欢迎,不仅让小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还让分类投放垃圾变成了小区生活的新“时尚”。
三、广宣传营造家喻户晓好氛围
为营造人人爱垃圾分类、人人会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紫竹院街道各个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垃圾分类。
北理工社区“垃圾分类炫广场”趣味运动会
8月3日上午,三虎桥社区党委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问答系列活动,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帮助居民们有效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8月9日,魏公村北区社区开展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麻布包手绘活动,旨在丰富居民文娱生活,减少塑料制品使用,倡导低碳环保生活习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8月17日上午,军乐团社区开展了“珍惜资源、垃圾分类”环保草帽DIY活动,向辖区青少年宣传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8月17日,车南里社区组织青少年开展了一场“大手拉小手废旧品制作 ”活动,向现场的小朋友们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流程及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带领小朋友们完成了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8月18日上午,理工社区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炫广场”趣味运动会,旨在树立居民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居民持续坚持垃圾分类意识,并熟知垃圾分类知识;8月31日上午,魏北社区组织居民开展社区垃圾分类趣味运动会,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向居民们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与方法,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紫竹院街道将继续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依托“书香·乐舞·科创·紫竹”的文化特质,为建设北京富有文化艺术气质的科技创新区域做出贡献。
搜狐网 202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