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苹果园街道: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垃圾分类已成为很多居民的好习惯。日前,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度,持续践行垃圾分类工作新风尚,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各社区群众中间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携手居民共同创建和谐宜居的幸福社区。
提升垃圾分类意识
八大处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引导居民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共创绿色美好家园。活动中,工作人员和居民分享了对垃圾分类认识和感悟,倡议大家自觉做好日常生活垃圾分类。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深入社区,面对面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在随后的积分兑换中,工作人员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准备了居民日常需要的兑换物品,工作人员主动了解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沟通,认真做好记录,全力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枫一社区多次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通过户外宣传、走访入户等形式传播环保理念,在居民中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引导居民通过科学的分类方法把垃圾分类落实到生活之中,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西黄村社区邀请垃圾分类宣讲员,从垃圾分类的好处、垃圾分类的方法,以及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三个角度现场向居民进行宣讲,面对面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分类技巧,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加深居民对科学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运用,倡导广大居民朋友养成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习惯。
提升低碳环保理念
在苹果园街道海二社区,组织开展了“助力垃圾分类添彩绿色生活”家庭菜园种植活动。工作人员向大家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教授大家家庭菜园播种方法、浇水频次,参加活动的居民欢欢喜喜领取了蔬菜种子和工具,立刻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家庭菜园”。通过手工劳作,不仅培养了居民的家庭责任感,同时还在种植过程中体验到了亲手种植的乐趣,让居民收获了满满的培苗知识。
海三社区组织开展了“助力垃圾分类共建美丽海三”垃圾分类宣传主题活动。工作人员在活动中,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分类投放方法,引导居民注册垃圾分类小程序,同时还为居民兑换了“家庭菜园种植大礼包”,鼓励居民亲手种植绿色蔬菜,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小手大手一同实践
拿上自己的工具,开展环境清洁。在军一社区,社区内的军娃志愿者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拿起劳动工具,对社区内儿童乐园小广场和绿地垃圾、烟头等进行分块清理,“同学们,果皮和树枝应该扔到同样的垃圾桶吗?树叶和纸屑该怎么分类?”在清理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原则,让孩子们在学懂垃圾分类知识的同时,培养保护环境卫生,建设美好家园的习惯。
边府社区组织社区未成年人分享了在家中创作的垃圾分类宣传画,社区工作者向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期望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垃圾分类成为家庭习惯。随后,孩子们通过现场转盘、卡片、投桶等游戏的形式,反复巩固学习成果,筑牢垃圾分类意识。
小朋友们动起来,大朋友们也不甘示弱。在西黄新村东里社区,一场垃圾分类“大考验”火热进行。在活动现场,居民们拎着自家的垃圾,在小区内各个投放点有序进行垃圾投放,完成后再由垃圾分类指导员们进行现场评判,分类投放正确的即可领取相应的奖品。居民们纷纷化身垃圾分类小能手,积极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在小区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垃圾分类新热潮。
从观念到实践,人人都是城市垃圾的“生产者”,但人人也都可以成为垃圾分类的参与者,让各类垃圾各归各位,让垃圾创造更多价值。下一步,苹果园街道将持续深入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途径,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将环保意识延伸到家庭,辐射到社区,根植到心里,切实营造“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石景山报 202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