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志愿服务绽放多彩文明花
助力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确认权限下放工作作为黔南州唯一整县推进试点;
牛场镇水源村列入全国基层治理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
在2022年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工作中,民政局的考核指标获全省I类地区1等次第一名……
志愿服务,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福泉市建立市级高位统筹、专班总站推动、镇级精心实施的“三级体系”,实施清单制、督导制、评估制等“三制管理”,打造服务枢纽中心站、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站、打造慈善资源整合站等“三站合一”,建强专职社工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等“三支队伍”,在每一项工作中,福泉塑起“社工黔行·‘泉’心服务、‘泉’城有爱”的福泉社会工作服务品牌,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助推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提升。
2022年3月以来,福泉市构建“1+8+N”(1个市级社工总站、8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和N个服务资源整合的社区管理和社会发展服务模式)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按照“民政出清单、总站制方案、站点抓落实”的工作思路,搭建了民政——总站——乡镇(街道)社工站三级工作体系,采取民政主业+社工专业融合推进的方式,紧紧围绕“4+N”服务内容(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基层治理+其他服务)开展民政领域的专业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五社”力量,2022年5月建站以来,开展入户宣传走访2000余户,开展社区活动63个,小组活动47个,个案44个,直接服务20000余人次。
如今的福泉,志愿服务正时刻在各处涌现,文明实践落地有声!
■ 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三级体系”
市级高位统筹力度强。福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工作,将其纳入《中共福泉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并成立了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为执行组长、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市政府专题会、常务会、深改会和市委常委会研究实施方案和听取工作情况汇报。
专班总站推动合力足。组建社工总站专班,由分管社会工作的副科级领导担任组长,社会事务科科长担任副站长,研究生学历持证社工担任专职副站长,实行民政指导、总站统筹、站点实施的运行模式。社工总站专班定期参加局党组(扩大)会议,各站社工定期到各科室跟班学习,形成民政主业与社工专业服务同轴共转、同频共振“一盘棋”的合力。
镇级精心实施定位准。明确乡镇(街道)社工站站长由社会事务办主任担,架起社工站和乡镇(街道)沟通的桥梁,找准“民政社工”工作定位,实现专业社工与基层社会事务有机融合,有效实现“群众点单”“社工接单”公共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向群众提供精准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 完善措施保障 实施“三制管理”
清单制管理,任务拓广度。为确保工作任务目标“4+N”全覆盖且靶向精准,由市社工总站每月按时将工作任务梳理以清单式“一网”推送到各站点,限时销号式办结,增强工作的推动力。
督导制促改,落实见深度。为确保事事在心、件件尽力、条条回应,建立“双向”督导模式,采取四不两直督导监管一竿到底方式,对民政主业与社工专业实行日调度、周小结、月会商,动态管理的双向督导,有效提高工作的落实率、办结率。
评估制提质,服务有温度。为确保社工服务规范化,制定了《福泉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工作流程图》《福泉市乡镇(街道)社工站管理制度》《福泉市社会工作服务考核评估办法》,明确县乡两级平台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打造“一站一品牌”,同步实行站点评估制及社工服务绩效评估制,将驻站社工考勤、服务对象满意度、工作完成情况等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根据考核结果评优、调岗,以考核促提质增效。
■ 加强资源整合 打造“三站合一”
打造服务枢纽中心站。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发挥好社工站服务群众的作用,各站点在选址时,协调乡镇(街道)统筹整合了社区志愿服务阵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等,将社工站打造为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枢纽中心,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
打造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站。社工站积极联动孵化基地、社区社会组织,构建“上下联动、横向联动、一体行动”的格局动员引导居民根据生活需求、兴趣爱好等成立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多元化,社工站建设不仅是向城乡居民提供服务的平台,还是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目前,统筹建设县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1个、镇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6个。
打造慈善资源整合站。积极推动“社工+慈善”新模式,纵向加强与市慈善总会联系,以社工为媒介,开展慈善走访慰问、慈善政策宣传,助推福泉慈善事业发展;横向加强社会慈善资源挖掘链接,以辖区群众问需为导向,不定期与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开展需求对接,推动资金救助、物质帮扶、人文关怀多渠道救助服务对象模式的形成。各站点链接慈善资源价值600余万元,资助各类特殊困难群体。
■ 做好人才保障 建强“三支队伍”
建强专职社工队伍。针对引不优的问题,采取面向社会通过参照事业单位招考程序组织笔试、电脑操作测试、面试、体检、考察等进行公开招聘引进26名社工人才,其中:社会工作研究生2名,本科学历24名。针对育不强的问题,采取“走出去”学、“沉下去”访、“请进来”讲、“互相帮”商的方式,开展社工专业培训。针对留不住的问题,根据驻站社工教育资历、从业经历、所持资格证等情况,构建14级薪酬体系,驻站社工薪酬档次达3100至7500元,确保驻站社工队伍稳定。
建强志愿者服务队伍。与市内贵州应用技术学院签订志愿服务协议,组建了1支稳定的400人大学生志愿队伍,并建有志愿服务智慧系统,确保链接志愿服务及时性、精准性,补足社工站服务力量薄弱的短板。重视志愿者队伍培育,大力提升志愿者队伍专业化水平,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志愿者从“义工”转化为“社工”。
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提高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水平和持证率,组织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100余名集中考前培训,搭建考试交流平台,为考生提供咨询服务,赠送学习资料,帮助申领网课包,切实增强了社区服务的专业能力。
福泉马场坪街道社工站:打造开放共享 基层民政综合服务平台
初夏阳光和煦,走进福泉市马场坪街道的乐岗五新社区,崭新靓丽的居民楼、整洁干净的道路、停放有序的车辆、清新漂亮的宣传文化栏、配套完善的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卫生室等设施映入眼帘,无不体现着眼前小区良好的生活质感;长椅上三三两两唠嗑的老人、在草坪上嬉戏的孩童,目之所及,尽是温馨和谐社区的面貌。
“住进这个小区来以后,蛮有幸福感。家里不管是水电修理或是任何问题,只要打个电话,小区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都会第一时间来帮我们解决,我觉得都蛮好的。”乐岗五新社区居民王小丽说起自从搬迁进来后的感受,脸上浮现出笑容。
乐岗五新社区于2019年7月成立,是福泉市最新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搬迁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切实提升社区群众幸福感、满意度,2021年12月,马场坪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开始谋划建设,站点依托乐岗五新社区儿童之家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现有的场所设施基础上,整合场地用于社工站阵地建设。马场坪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吴添云任服务站站长,带领4名驻站社工以及辖区内常驻志愿者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基层治理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还强调家庭关系、妇女增能。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2022年9月,福泉市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入驻,形成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牵引,社会组织承接运营、社工人才赋能支撑、社区志愿者深度参与、社会慈善资源有效助推的基层治理与服务新机制。
孵化基地运用“3个3”服务模式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目前已经入驻10支社区社会组织和1个县级儿童保护类组织。包括3支公益慈善类(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阳光老年志愿服务队、同心童行志愿服务队)、3支社区事务类(居民议事协商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协会)、2支生活服务类(娱乐书法协会、平安理事协会)、2支文体活动类(舞蹈健身服务队、棋牌协会)。基地社工采用集中+个别的培育方式,通过能力培训、分享沙龙、服务指导等方式每月为社会组织提供培育孵化服务;基地联合社工站为社区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妇女、社会救助对象等群体提供专业化服务,通过活动赋能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实践落地有声。
接下来,基地将继续以“集中培训+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后续的持续优化,协助队伍进行自治化和持续化的发展。并以实操带动的方式,引导社区社会组织骨干成员积极参与到实际服务过程中,以实际演示的方式带动组织其他成员学习和开展服务。统筹推进社工站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平台共建共用,大力推行“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服务模式,着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打造开放共享的基层民政综合服务平台。
福泉牛场镇社工站:服务居民心贴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正围坐在一起,唱红歌,颂党恩。之后在镇社工站社工的组织下,老人们做起了早操。大家一起跟随节奏拍拍手、拍拍膝盖,从精神饱满的老人们身上可以看出,锻炼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不少好处。歌声、欢笑声弥漫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的脸上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
“工作人员对我们很好,很关心我们。”社区张大爷笑着说。
牛场镇社工站现有站长1名、驻站社工4名,在全市“1+8+N”服务模式下,聚焦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基层治理四个民政工作领域为工作重点,打造“泉”心服务、“泉”城有爱的服务品牌。
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站点围绕民政四大服务领域开展工作。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开展服务对象排查,收集管理社会救助“一户一档”,排查救助对象和其他困境人群的家庭具体情况,提升社会救助服务对象识别精准度。目前开展救助政策宣传讲解大型活动3次,服务对象排查188人,社区参与887人次;通过宣传、解答,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养老服务工作中,建立服务辖区内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分散供养特困对象一人一档工作动态台账22份,精准掌握家庭照护情况。开展节日慰问服务3次、情绪疏导服务1次、老年人小组活动7次;辖区内开展蓝马甲防诈骗系列宣传活动12场,切实维护长者合法权益,坚决守好长者的“钱袋子”。
在儿童福利工作中,站点依托市救助站益童乐园、儿童之家等项目,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建立“四类”未成年人信息台账,定期走访关爱,及时预警。针对辖区内未成年人开展课业辅导60余次,安全宣讲2次,安全教育小组活动5次。
在基层治理工作中,一方面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组织大学生、村居工作人员、群众等志愿者为辖区服务对象提供志愿服务,并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开展志愿服务类35场,参加志愿服务242人次,总志愿服务时长510小时。另一方面推动社区自我服务,协助村居开展基层治理各项工作。
贵州日报 202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