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入“童心”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近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以贴近和服务广大未成年人为宗旨,利用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以“红色筑基工程”为重点,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让红色文化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入耳入脑入心。
多形式展览和文化设施
拓宽未成年人受教群体
该馆积极探索公益性文博事业发展新模式,其中,临特展、“海上国门”主题展陈、遗址区均面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为拓宽未成年人受教群体,该馆通过自办、联办等多种形式,精心打造了“滨城红潮──滨海新区党的革命历程主题展”“‘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主题展”“人民至上──天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作品展”,并结合社教课程建立未成年人活动室,推出大沽口炮台保卫益智拼图、炮小威沽小妹卡通表情包、智能机器人、儿童动漫影片《大钟回归记》,激发未成年人对历史文化的探索和保护意识。
“红色教育”主题
实践课堂助力“双减”
该馆依托原创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博物馆里的开学第一课”教育品牌项目。通过研究新形势下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新特点、新规律,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围绕“历史文化”“安全教育”“国防思政”“文明养成”“家教家风”五大项目,设置博物馆里的历史文化第一课、安全教育第一课、思想政治第一课、国防教育以及思政教育、家教家风等不同主题实践课堂;通过知识讲堂、动手实践、主题宣讲、组织观影、拓展游戏等形式打造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助力“双减”的有效开展。
“红色文化宣讲团”
擦亮志愿服务底色
该馆有一支优秀的雷锋志愿服务队──“红色文化宣讲团”,成立于2014年,去年开展活动60余场。截至目前,宣讲团里的小历史宣讲员进行了3次招新,经过系统培训和实践,他们成为了博物馆节假日义务讲解的主力军。通过线上知识普及、线下主题活动、静态展览展示、动态宣讲传播等多种方式,“红色文化宣讲团”将红色展览、党史宣讲、党课、思政课送至多所学校,其中,“讲好党史故事”等红色展演不断掀起红色文化宣讲的新高潮。同时,“爱在文博 志在我心”“小小历史宣讲员擦亮红色假期服务底色”等未成年人志愿活动的开展,也使志愿服务得到有效延伸。
“口袋博物馆”VR进校园
实现沉浸式教育体验
大沽口炮台“口袋博物馆”VR进校园教育项目,具有设备轻便、内容丰富、移动式、沉浸体验等特点。馆内工作人员携带设备走进校园,通过数字虚拟展厅、VR影像、VR地图、文物3D全息魔盒、AR欣赏文物、AI聆听智慧讲解等方式,让学生身在学校也能感受博物馆实地场景,学习历史知识,开启博物馆“游学之旅”。这些体验项目让同学们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探索历史知识的奥妙,把历史知识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该馆宣教部负责人刘新欣告诉记者:“我馆将继续构建新型课程方式,重点打造未成年人研学实践教育,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内涵,用高阶思维包裹研学课堂,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串联起教学环节,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研学课程,助力滨海新区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
景点资讯20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