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篇】创新社区治理 构筑居民幸福港湾
合肥民政这十年
创新社区治理
构筑居民幸福港湾
社区治理篇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
从搭建文体活动平台、推进老旧小区治理,到化解居民矛盾纠纷、抗击疫情,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事关人民幸福的“国之大者”。
十年来,合肥市将社区治理工作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和社会建设的基础项目,推进社区治理“四大体系”建设: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出台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1+8+6”文件及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若干举措,夯实基层治理四梁八柱,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统揽力”。
凝聚治理合力,完善基层组织体系。560个城市社区、1160个村(农村社区)发挥作用,所有城市社区实现“一居多会”全覆盖,建立“两长多员”队伍。
夯实基层基础,完善运转保障体系。所有的村(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均达到省定标准,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主城区城市社区每年运转经费超过300万元。
坚持需求导向,完善为民服务体系。建成59个小区居民活动中心,233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建立区、街道、社区、片区四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立一只战斗力强的专职社区工作队伍。
十年来,合肥持续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社区服务群众能力、紧急应对能力显著提升。
一【生长/十年】
智慧社区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2019年,以“5G时代智慧社区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智慧社区工作交流会在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召开,活动首发由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主编的《新时代新生活——2018中国智慧社区发展报告》,其中就收录了我市智慧社区建设案例。
作为新兴省会城市,合肥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制定《合肥市智慧社区建设规划(2019-2021年)》,创新提出构建“一体智能基础设施、一套数据资源体系、一个融合平台、四类智慧应用、三大支撑体系”的“11143”总体架构。投入逾1亿元,分批启动智慧社区一期、二期项目建设。
打造“智管社区”,建成1个社区融合平台,融合24套系统,接入市直13家单位89大类数据;打造“平安社区”,配置视频监控、出入口门禁(车闸)、高空抛物摄像机等智能基础设施,实现24小时全覆盖监控;打造“效能社区”,创新开发“智能台账”、“电子投票”、“智能外呼”、“智慧走访”等一批帮助社区工作者减负增效的智能应用;打造“宜居社区”,为小区内独居老人安装智能门磁、智能猫眼,自动分析老人行为轨迹,守护老人安全。大力推进智慧社区试点示范建设,3个单位被确认为省级试点单位,在4个社区开展市级试点建设。中央网信办组织18家中央媒体团现场观摩报道我市智慧社区建设成果。
中国智慧社区工作交流会在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召开
方兴社区大共治中心
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服务更贴心
2019年,出台《合肥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城市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和薪酬待遇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四级十二档”岗位等级体系,建立相对应的薪酬待遇增长机制,激发了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
2021年9月-12月,市民政局切实履行指导村(居)民委员会换届职责,强化党的领导,全面周密把控,推动换届工作平稳顺利完成,头雁素质全面提升,人选质量大幅提高,班子结构更加优化,实现了“三升三降”目标,村(社区)“两委”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2022年,按照最新文件要求,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定新的《合肥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财政保障政策,鼓励通过招聘方式配齐社区工作力量,从2023年起,市级财政根据社区户数规模适当给予补助,按照5000户以下、5000—10000户、10000户以上,分别给予每个社区每年不超过30万元、40万元、50万元的补助,进一步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激励队伍干事创业,到2025年完成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配备标准。
开展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集中培训
筑牢社区疫情防线
让居民生活更安心
横向协同,构建“1+7”应急处置体系。市、县两级建立党委、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民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牵头的社区管控工作专班,制订了《合肥市社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粮油应急保供工作方案》、《封控小区居民医疗救治方案》等社区疫情防控预案,形成“1+7”应急预案体系,明确了各方职责、响应措施和应急程序。
纵向联动,构建“社区五级网络体系”。建立“社区疫情防控五级网络体系”,明确专人专岗专责,建立工作人员台账,形成社区管控责任人矩阵,共28049人,确保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规范有序。
内部统筹,构建网格(小区)运转机制。建立实有人口底册、摸清人口底数,做到不缺户、不漏人,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极端状况下生活保障等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建立网格包干负责制。重点关注独居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孤儿、留守儿童、孕妇低保户、血透患者、癌症患者等“八类特殊群体”。开展特殊人群精准化帮扶救助工作,做好紧急就医及“一日三餐”保障。实施孕妇、血液透析、基础病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联系包保制度,对因疫情导致监护缺失的儿童以及子女或监护人在肥的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督促其子女或监护人进行陪护照料,子女或监护人确有困难导致无人照料的,属地村(居)落实监护照料责任,严防冲击道德底线事件发生。
召开社区管控专班工作会议,部署社区防控工作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下沉社区指导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二【声音/十年】
将服务送至居民“家门口”
“小区居民活动中心是真正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合肥市民赵林华说。
赵林华居住在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龙居社区,听说家门口的小区居民活动中心开放了,他就去体验了一番。
龙居社区新景花园小区居民活动中心总面积约500平方米,投入专项资金20万元,集创客空间、图书室、协商议事厅、健身坊、棋牌室、童乐园、书法室等多个功能场地于一体,供居民休闲娱乐和开展活动使用。同时,同行龙居-七彩服务志愿服务队认领了小区居民活动中心内的为民服务志愿内容,为居民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
小区居民活动中心建设只是合肥市夯实社区服务基础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合肥市在省会城市中率先出台城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全国标准最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标准,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双30”配建标准(分别按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平均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2018年起,连续三年实施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达标工程建设,投入财政资金7456万元,建成233个标准化村级社区服务中心。
老安纺纺织工人在瑶海区当涂路社区小区居民活动中心开展创意手工活动
社区居民在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就近享受服务
三【微评/十年】
壮阔征程,路在脚下。
十年来,合肥市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城乡社区治理有关文件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推动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初步形成新兴省会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
庐阳区、巢湖市成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包河区成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2018年,经民政部同意,我市跻身全国首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研修基地”。2019年,我局在民政部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和首届长三角社会治理论坛上作大会交流发言。2021年10月,成功获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社区治理特色基地)。
四【憧憬/十年】
未来十年,合肥将着力实现社区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双提升”。
笑桃花的春风(网友):进入新时代,希望我们社区能够顺应新形势,持续创新社区治理、完善社区服务设施。
合小民:为更好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社区治理创新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系列讲话精神,深化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推行“两加一选”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相关决策部署,通过优化社区规模、完善服务设施、配强人才队伍、打造智慧社区,探索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形成省内树标杆、长三角走前列、全国有影响的基层治理“合肥品牌”。
合肥时刻 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