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 社区“大管家” 管出“一家亲”
广大社区工作者重视邻里纠纷调解 促进邻里和睦共建社区和谐 社区“大管家” 管出“一家亲”
本报推出的“芳邻一家亲 幸福来敲门”专栏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不少读者向本报反映,居民生活在同一个小区内,难免产生纠纷和矛盾,作为社区的“大管家”,社区工作者们重视邻里纠纷调解,认真解决居民大事小情,积极促进邻里友好,在促进邻里和睦、共建社区和谐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房屋买卖起纠纷
社区调解促和睦
不久前,南开区万兴街长江里社区居民李女士将一面写有“为民解忧暖人心,至真至诚显真情”的锦旗送到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工作人员耗时大半年协调化解其与邻居的纠纷表示感谢。
长江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鹏告诉记者,这件事还要追溯到一年前。90多岁的社区居民赵大爷将其房屋卖给了同楼的邻居、70岁的张阿姨。但该屋前有一处自建小屋,在未和张阿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赵大爷低价转卖给了一位带着精神残疾孩子生活的李女士。这样一来,三方开始了各说各理的争执。
“这三方中有两位都是老年人,另一位生活也不容易。”陈鹏说,为了维护邻里和睦,保障居民权益,她和居委会副主任吴桐举、网格员崔晶深入了解各方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认真分析,捋清思路,决定采取打通亲情路径、以情疏导的解决方案。
针对三方争执,陈鹏和社区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做各方工作,还联合社区民警、热心楼长找到了赵大爷和张阿姨的家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通家属工作后,再委托家属们帮忙做这两位老人的工作。同时,借助律师和法官的力量,多次进行调解。“经过一次又一次沟通、协调,历时大半年,这件房屋纠纷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三方达成共识,大家都很满意,之前产生的隔阂、不满、抱怨都消失了,邻里关系又恢复了和谐。”陈鹏说,群众事、无小事,只要群众有需求,社区会继续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化纠纷,做好社区的当家人,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邻里噪音生矛盾
社区调解得解决
在河西区谊城公寓社区育学里小区内,住在同一栋楼门的二楼住户和三楼住户因为噪音问题一直矛盾难解。该社区党委获悉情况后,运用社区党委工作室、邵刚普法工作室、警务室介入进行调解,多次入户化解矛盾。“二楼房屋隔音差,还守着快速路,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属认为是楼上故意制造噪音,曾多次拨打相关热线电话投诉。”谊城公寓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靖告诉记者,他们多次到两户居民家中考察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需求,分别进行劝说。
“经过半年的调解,二楼住户提出要为老人租房,搬离该小区,我们就帮忙提供租房信息,家属很感谢我们这么长时间做的工作,特意送了锦旗。”王靖说,邻里纠纷是小区内最常见的民事纠纷,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调解,任由事态进一步恶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社区和谐甚至是社会稳定。因此,每次接到居民反映邻里纠纷或是求助,他们都会及时了解情况进行调解,将邻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楼道堆物惹争议
社区调解暖人心
南开区时代奥城社区的一户居民反映,邻居在楼道堆物并占用弱电箱储存杂物。社区多次联系堆物的主人张女士,并联合物业对其下发通知,限期清理堆物。但半个月过去,堆物仍未清理。
网格员入户协商清理堆物时,发现张女士情绪很低落。原来,张女士的父亲身患重病正在住院治疗,母亲在去医院的路上摔伤,父母二人都需要照看,希望再宽限一周时间。网格员向反映人解释了这个情况,起初未得到反映人的理解,经过网格员耐心反复做思想工作,最后反映人同意再等一周。
“一周以后,我们就联合物业等部门,对楼道和弱电箱的杂物进行了彻底清除,恢复了楼道整洁,解决了邻里纠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曾彭华告诉记者,在解决邻里纠纷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公平公正地履职担当,耐心细心地解决群众的纠纷和问题,才能真正化解他们的烦心事、揪心事。
北方网20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