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北京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探索
●党的组织全覆盖和强大的组织力是我们党最大的组织优势,基层党建强,基层治理就强;基层党建弱,基层治理就弱
●加强城市基层治理,必须抓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建立群众需求全响应机制,确保群众关心关注的难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去年以来,北京市推进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着力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源于实践、来自基层,改革的核心是以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为主线,聚焦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激励干部在基层治理中担当作为,着力破解服务群众、抓落实和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打通三个“最后一公理”
坚持群众诉求就是哨声,建立群众诉求全响应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街乡“吹哨”是为了凝聚力量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部门“报到”是向基层报到、向群众报到,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实际工作中,街乡重点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三个方面,吹好哨、报好到、办好事。比如,朝阳区三里屯一条百米小巷曾经遍布酒吧和餐馆,被群众称为“脏街”,三里屯街道党工委吹响“攻坚哨”,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攻坚、综合治理,曾经的“脏街”变为生机盎然的“靓街”。探索实施“街巷长”制,建立“小巷管家”队伍。选派街道乡镇干部担任“街巷长”,招募社区居民担任“小巷管家”,深入大街小巷,全面感知社情民意、积极响应群众需求。推行基层党组织、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全市9175个单位党组织、71.73万名在职党员全部回社区、村报到,引领带动居民、志愿者开展“周末大扫除”等常态化社区服务,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深化街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街乡统筹协调能力,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北京市以街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着力强化街乡党(工)委领导核心地位。赋予街乡党(工)委统筹协调、督办考核、人事建议等权力,街乡党组织统筹协调力度明显增强,有效促进了条块管理力量在街乡聚合。制定完善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职责清单,让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进街道党政机构大部门制改革,提升行政效能。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统筹增加街乡、社区人员编制,采取区内调剂、市级补充等方式充实基层人员,探索整合基层协管力量。强化街道自主经费保障。统筹安排专项经费供街道自主使用,各区都建立了街道自主经费,使基层有权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做事。
树立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推进“吹哨报到”向社区延伸,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北京市着眼激活社区这个“神经末梢”,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开展社区减负专项行动。严格社区工作准入事项,依法取消市级部门下派社区工作事项150项、评比达标和示范创建项目31项,引导社区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对社区工作支持力度。东城区选派141名街道正科实职干部担任“社区专员”,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西城区各街道普遍建立社区党组织“吹哨”、街道科站队所“报到”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组建社会治理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会,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优秀志愿者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并发挥积极作用。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干部在基层治理中担当有为。坚持基层导向、民意导向,着力加强考核工作统筹,完善考核机制,形成制度闭环,倒逼责任落实。加强区委区政府对考核评价工作的统筹。完善考核顶层设计,取消职能部门组织对街乡专项工作的考评,赋予街乡对部门报到、履职情况的考核权。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尺,以“下对上”为主要考核方式,让部门、街乡和社区“答卷”,人民群众“阅卷”。强化考核结果应用。探索将考评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评优、绩效奖励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树立忠诚担当、事业为上、奖惩分明的鲜明导向。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总结回顾北京市的改革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和启示。一是必须牢牢把握住党领导基层治理这条主线,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治理优势。党的组织全覆盖和强大的组织力是我们党最大的组织优势,基层党建强,基层治理就强;基层党建弱,基层治理就弱。加强城市基层治理,必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建设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一条红线,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必须以党的严密组织体系为依托,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实现整体治理、协同治理、系统治理。二是必须深入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基层治理,必须把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为先手棋,赋予街道党组织相应职责权限,推动基层治理力量综合下沉,调整优化街道内设机构,整合基层工作平台和队伍,确保街道聚焦主责主业,有精力有能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三是必须整合凝聚各方治理力量和资源,切实提高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必须善于用强大的组织力量撬动整合社会资源,把党的组织和工作无空白、无遗漏地推进到城市各类组织、人群中去,把单位、行业和各领域党组织联接整合起来,推动各相关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健全居民自治机制,增强群众自治意识和家园归属感,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四是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造福群众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城市基层治理,必须抓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建立群众需求全响应机制,确保群众关心关注的难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把评判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形成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完整闭环,倒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守正出新。
北京市党建研究会20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