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发改工作-热点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xx发改委

题目:打造改革试验田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探索

资料提供时间:2024-08-09

目录

更多

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文章下载

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访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代永波

本报记者 王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我国战略腹地和重要经济大省,四川省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面临哪些重要战略机遇?下一步将如何主动创新作为?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代永波。

打开新局面取得新进展站上新起点

“近年来,我们扛起建设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的四川使命,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6万亿元台阶、经济增长6%,全省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新进展、站上了新起点。”代永波说,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大力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全省经济运行实现整体好转。强化经济运行监

测调度,打出提振发展信心“36条”等政策“组合拳”,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旅游收入全面超过疫情前水平;以项目为抓手扩大有效投资,70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年度计划30.4%。

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成都都市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支持省域经济副中心、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支持攀枝花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开展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等;与重庆协同推进10个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功能平台,248个共建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138.4亿元。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实验室开工并于当年封顶,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揭牌启动,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取得突破;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壮大,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增长20.9%、实有经营主体突破900万户;统筹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建设,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近7500万人次、

居全国第三,中欧班列(成渝)开行5303列、保持全国第一。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全球最大水光互补项目柯拉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全球海拔最高的道孚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1亿千瓦、占比86.7%,天然气(页岩气)产量达到55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

守牢民生和安全发展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实施以工代赈重点工程375个、带动群众就业8.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04万人。

战略机遇多科技实力强产业有支撑

代永波告诉记者,“当前,四川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发展方向加速演进,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重要战略机遇”。

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在川交汇叠加,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纳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将进一步提升四川在全国的战略位势。

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四川省委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

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等产业加快发展壮大,将进一步夯实了全省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国家加大战略科技力量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统筹力度,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投运,将进一步激发全省创新发展内生动力。

清洁能源优势突出。四川是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水风光氢天然气多能互补发展空间很大。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丰富的“绿电”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推动全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项目投资支撑有力。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接续较为充足,2023年国家分两批审核通过四川专项债券项目3712个,近期又分三批下达四川增发国债项目1102个,2月末全省投资储备库在库项目6.6万个,总投资额同比增长58.2%,将进一步增添全省高质量发展动能后劲。

培育新动能

开辟新赛道激发新活力

代永波表示,近期,四川省委专门举行省级领导干部和市厅级主要负责同志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谋划部署。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从三方面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培育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重点以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主阵地,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功能集成、创新主体融通、创新人才汇聚,厚植新质生产力创新本底;做优做强先进核能、生物医药、深地科学、天文观测、空气动力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提早开展“十五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和布局争取,打造更多原始创新“国之重器”,催生一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和前沿引领技术。

一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不断开辟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赛道。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提升三大国家级集群和23个省级集群发展能级,推动未来产业加速孵化,打造更多新增长引擎;出台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强前瞻谋划和布局建设,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重点行业迭代升级,释放新质生产力乘数效应。

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激发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活力。紧紧围绕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技术要素高效配置,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促进技术要素和产业精准衔接、融通发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合规高效流通,加快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清洁价优、安全可靠的能源支撑;探索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建立碳排放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提高四川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改革报2024-03-18

 

 

打造改革试验田壮大新质生产力 文章下载

打造改革试验田壮大新质生产力

——访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军

本报记者 王健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如何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如何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壮大的生态系统?日前,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军。

系统谋划,深入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陈军表示,安徽将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蹚出一条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年,安徽深入推进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累计揭榜16项国家试点任务、居13个试点省市第3位,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在全省更大范围推广复制。

打造以“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谷院网”融合创新品牌,在“科大硅谷”组建全国首个“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科大硅谷”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近万人、科技企业近千家;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培养培训科技产业组织人才4000人次;“羚羊”工业互联网汇集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项目超12万项、转化落地项目近千项。

安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推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一批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批改革探索在全国推广,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陈军表示,下一步,安徽将全面深化改革,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推动“谷院网”互动赋能,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

同时,聚焦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等重点领域,系统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应用、体制机制、政策举措等方面的先行先试。

聚集资源,让更多科研成果“沿途下蛋”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陈军告诉记者,安徽将通过聚集更多科创资源,产出更多原创成果,让更多的科研成果“沿途下蛋”、落地转化。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安徽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作用,及时将更多的创新性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采取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生态理念组织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增添强劲动能。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7位,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动力。

构建由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等多类型、多层次的高能级创新体系。建成覆盖省、市、县(区)三级的安徽科技大市场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转移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深度赋能。

聚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至2023年的42.9%,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安徽还紧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瞄准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着力打造创新引领、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未来产业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持续动能。

陈军表示,下一步,安徽将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全面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能级,取得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

同时,聚焦产业需求组织科技创新,优化科技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实施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攻关行动,推动数智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链”融合,构建协同高效创新生态

打造相互赋能的创新生态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陈军表示,安徽将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实施政策技术场景化行动,争创国家创新创业生态培育中心,打造主体高效协同、要素集聚融通的创新生态。

近年来,安徽注重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最好项目匹配最优资源”。创新投贷联动新模式。在信贷有力支撑下,截至2023年底,全省制造业投资连续24个月增速超过18%,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3个月居全国第1位。

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成效明显。2023年全省开发区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土地占总出让面积的比重达96%,其中21家国家级开发区实现100%“标准地”方式出让。

同时,“惠企纾困”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全面推行极简极速极便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保持同类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核心要素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最优。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接降低了企业的付息成本压力;全面推行信用报告代替证明改革,有效解决企业开具证明“难、繁、久”等问题。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高效的创新生态。

今年,安徽将加快发展新型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去年12月26日召开的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特别提出,全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力,“一企一策”支持整车企业发展,提档升级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汽车后市场;大力培育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生物制造、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以促进“数实融合”为主线发展数字经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新的发展目标对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提出了新的要求。陈军表示,下一步,安徽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把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更好结合起来,促进“数实融合”,推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壮大的生态系统。

中国改革报2024-03-17

 

 

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如何选赛道? 文章下载

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如何选赛道?

需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发展构筑产业集群等方式盘活壮大产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地方强化产业判断力,“稳、准、狠”下好先手棋。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呈多点爆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覆盖的产业范围越来越广,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出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高。全国多地抢抓战略机遇期,落子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比如,苏州工业园区2006年开始重点规划、引导和培育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正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高地;合肥形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芯屏汽合”新兴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十名;西安实施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人工智能、增材制造、光子等新兴产业倍增发展。

从包括这些城市在内的全国多地实践来看,地方选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事关对所选赛道的判断、对地方自身比较优势的把握。同时,地方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发展构筑产业集群及人才“蓄水池”等方式,不断精耕细作“盘活”壮大产业。

练就赛道判断力

地方产业判断力的第一要义是准确判断赛道潜力。究竟围绕什么赛道筹谋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涵盖着地方对国际发展竞争趋势、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本身发展规律的研判。

——对国际发展竞争趋势的把握。当前,能源低碳化、清洁化、智能化利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及国际产业竞争要素,中国也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等优势领域。一些地方瞄准机遇,谋划产业赛道。

2023年,四川宜宾动力电池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宜宾2016年开始谋划动力电池产业,2019年引入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其在宜宾投资建设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宜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是全球配置资源、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宜宾从全球竞争的视野出发考虑产业布局、进行产业识别。宜宾大力发展的动力电池、光伏等,都是中国当前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领域。”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AI大模型的带动,传统通用算力越来越无法满足飞速增长的算力需求,提升算力能级愈发迫切。能够提供比传统计算机更强算力支持的量子计算,成为各国前沿科研和战略布局的重点。基于对国际布局和量子科技发展潜力的研判,2009年前后,安徽合肥在国际上对量子科技产业化仅有一些苗头,国内更是还处于技术跟踪研究状态的情况下站出来,坚定支持推进量子产业化。

——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贯彻。宜宾相关负责人表示,宜宾围绕动力电池、光伏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布局,和国家“双碳”战略的提出息息相关。“我们将‘双碳’目标视作发展的新机遇,看准了国家战略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力。”同时,宜宾作为长江经济带城市,要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沿江城市发展方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因此,宜宾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从原来的白酒加煤炭“一白一黑”传统产业为主,转变为围绕绿色低碳先行,不断拓展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新赛道。

——对产业本身规律的预判。2019年6月5日,以山东烟台海阳港为发射母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取得成功。随后,位于烟台海阳的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拉开序幕,工程总投资达230亿元,目标是培育国内首个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卫星应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为一体的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截至目前,东方航天港已成功组织保障海上发射任务9次。

烟台海阳建设东方航天港、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瞄准的是我国火箭发射需求日益旺盛,国内陆上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显得更加稀缺,海上发射则提供了新的渠道。业内专家表示,发展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能力,能够选择更低纬度的发射阵位,利用地球自转力节约火箭燃料、提高运载能力,有效降低星箭整体成本。同时,海上发射阵位周围人口密度极低,可有效解决火箭发射对地面人员财产的安全威胁。

找准比较优势

强化产业判断力,还离不开地方对自身在自然资源、传统产业、创新资源等方面比较优势的研判。

——借力自然资源优势。宜宾水电资源丰富,发展动力电池、光伏产业可使产业链、产品整体更加低碳,从而使得产品出口更具优势。宜宾位于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境内拥有丰沛“绿电”资源。宜宾有关负责人表示,宜宾以水电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能够更好地助推产业在碳排放、产品碳足迹核算上形成对外出口的绿色竞争力。

就海阳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山东烟台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对记者说,海阳港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独立,符合安全可控要求,成为海阳打造海上发射基地的重要优势。

——传统优势产业蓄能。刘海彬说,海阳市、烟台市及周边,布局有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海工装备生产力量,满足海上发射平台建设需求。

——已有高新产业“存量”引路。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发展机遇的把握,安徽接连下先手棋,投资“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电动汽车企业之一”蔚来汽车,吸引蔚来中国总部落子合肥,建设比亚迪合肥基地等。实际上,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发展之前,安徽就拥有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伯特利等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众多规上零部件企业,为建立起含整车、发动机、车身、底盘、内外饰、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科技创新优势“变现”为产业。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安徽发展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具有强劲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过去一年,安徽在量子信息领域“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不断突破: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突破千公里,“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255个光子操纵,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

基于强劲的量子信息科创实力,安徽正在形成以算力为核心的量子产业高地。目前,安徽集聚量子科技产业链企业60余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全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建成运行,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挂牌运营,量子专利授权量全国领先,以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问天量子、中电信量子集团等为龙头的量子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

精耕细作壮大产业

地方评估赛道潜力与自身比较优势引入、撬动产业后,还需通过补齐补强产业链、培育产业人才生力军等方式精耕细作“盘活”壮大产业。

——补齐补强产业链,构筑产业集群。据了解,宜宾确立按照“1+N”空间布局产业,改变“市强县弱”状况,变“一城一池单打独斗”为市县一体“攥指成拳整体推动”,持续促进县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提升。

在动力电池方面,宜宾以三江新区为核心,带动动力电池产业链在江安、南溪、屏山等多个县区布局,构建起“1+N”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实现从基础锂盐到正负极材料、结构件、铜(铝)箔等6大电池组件以及导电浆料、生产装备、回收利用等产业链全覆盖,初步建成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具体而言,就是从入口把关、产业布局和要素保障三个方面进行市县统筹,在项目招引上,由市上专班统一来评估项目可行性,再根据区县的资源禀赋等进行产业布局。这不仅能统筹市上和区县的合力来招引大项目,还能让区县错位竞争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宜宾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升级发展模式,促成产业平移。“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发展模式,我们还规划培育全空天无人体系,包括智能网联生态、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未来的‘汽车’或许在路上是汽车、在水里是船、在空中是飞机。”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程羽告诉记者,合肥在产业创新逻辑、发展模式上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让产业可以相互实现平移,如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找到许多承接点,依据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让已有的产业链、场景、政策可以有效转移到新产业上来。

——提升产业基础设施水平。据了解,整体提升量子信息应用基础设施水平,被列入安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安徽将加快布局量子信息基础设施,其中量子通信网的节点数将从2022年的180个提升至2025年的350个。

——构筑产业人才“蓄水池”。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就宜宾而言,2016年以前,宜宾只有1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高端科技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存量不足,对产业发展支撑乏力,每万人拥有大学生45.8人,处于全省落后水平。新兴产业入驻后,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科技人才匮乏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破解宜宾科教发展短板,着眼未来长远发展,宜宾加快建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截至目前,在宜宾办学高校从2所增至12所,在校大学生从2.5万人增至10万人,12所产业技术研究院和2个院士工作站互为支撑,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宜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6年48家增至300余家,科技创新能力从全省第六升至全省第三,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常住人口增至461.8万人,连续6年实现人口净流入,扭转了至2016年人口连续10年净流出的趋势。

不仅如此,宜宾还建立市领导联系服务高校机制,创新设立全国唯一的市委人才和大学城工作局,把高等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每年安排6亿元院校发展资金,支持在宜高校加强学科专业、科研平台、师资队伍及创新团队等内涵建设,以校城共生为牵引,打造高教资源“新高地”,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构筑产业人才“蓄水池”。

——保持产业发展战略定力。受访专家表示,个别产业新赛道受外部环境、政策调整、竞争加剧、价格波动等影响,可能在发展过程中短期内出现阶段性困难。这就需要地方从长远预判、把握赛道发展的潜力空间,在此基础上保持赛道发展战略定力,积极应对行业波动,从技术储备等方面不断增强产业内生动力,以自身的确定性克服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据新华社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魏雨虹 胡旭 萧海川 马姝瑞 吴慧珺)

惠州日报2024-03-24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